“救死扶伤,挽救生命,是医生的本分。入职不久,就能以另一种方式挽救远方一位陌生患者的生命,是我的幸运,也是我要当个好医生的动力。”
这位23岁的年轻医生,面对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一位千里之外素未谋面的患者生命,如此坦然淡定,掷地有声。
这位年轻的白衣天使就是淮南市第94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淮南东方医院集团总医院疼痛科医生——张斌斌。他的捐献也实现了安徽省造血干细胞捐献突破800例。


医者初心:从校园奋斗不止的“全能学子”
“当医生能减轻患者的痛苦,救护生命,是很有意义的职业,这是我从小就坚定的信念。”张斌斌的医者初心,在大学学医期间便已深深扎根。
“好医生,肯定得学好扎实的理论基础,学医本就辛苦,但学好得花更多努力。”张斌斌选择学医之路,自己定位和目标十分清晰。这个中学就一路奋进、成绩优秀的农家学子,在大学校园里更是抓住每一寸青春时光,奋斗不止、遥遥领先。在学业上,张斌斌始终以“追求卓越”为目标。他主修麻醉学专业,同时,他敏锐地意识到“心理关怀”对患者治疗的重要性,辅修心理学,凭借过人的毅力和艰辛付出完成双学位课程,为日后“身心同治”的行医理念埋打下良好的基础。他认为,现在人压力大,心理问题很多,好医生不能只用传统观念和技术,要掌握“身心兼备”的医技能力。他担任班长,既要为班级事务付出很多精力,又要在学习上保持领先,带好班级和同学,没有捷径,只有百倍的努力。
“好医生需要好品行,医学生不仅只是学书本,还要在实际行动中体验、历练,培养向上向善的德行。”除了学业优异,张斌斌同样注重自己公益行动的历练,他的志愿服务履历同样亮眼。双休节假日,他带领同学们组织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走进养老院里、福利院,为老人和孩子们送去欢乐和温暖。抗击新冠疫情,他挺身而出,协助学校和社区疫情防控。
“好医生还需要懂生活懂艺术,与患者交流的时候,就能贴近他的生活和心理,便于交流,引导他积极乐观地配合治疗,康复得就快。”他性格开朗,为人亲和,热爱生活,兴趣广泛,课余时间,与同学们摄影、创作、排演情景剧和动漫,尤其是将心理学知识融入情景剧中,其创作的作品还获了奖。在老师和同学们的眼里,他不仅是“学霸”,更是像他名字一样“文武双全”、全面发展的“全能学子”。
5年大学时光,他的综合测评成绩始终稳居全年级前列,连续四年斩获国家级励志奖学金和校“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等表彰,大四光荣入党,大五获校麻醉技能大赛一等奖。5年的不懈奋斗,为他的未来打下了坚实基础。




基层淬炼:把青春汗水洒在社区一线的志愿者
“走出校园,才能更懂得社会需要什么、群众喜欢什么、自己能做什么。不经实践锻炼,得不到成长。”爱琢磨善分析肯尝试是张斌斌的一大特点。2022年暑假,淮南市委组织部、团市委联合开展“优秀在校大学生兼职乡镇团委副书记”选聘,张斌斌凭借扎实的综合素质和对家乡的深厚感情顺利入选,被聘为谢家集区谢三村街道团工委兼职副书记。这段基层历练,让他从“校园里的志愿者”成长为“服务基层群众的实干者”。
兼职期间,他负责团员的转接工作,确保每一位团员的组织关系都能顺利转接,为团组织的建设贡献力量。在智慧团建的教育实践中,他积极出谋划策,通过创新的方式方法,让团员们更好地参与到学习和实践中,提升了团员们的思想政治素养。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的建设中,他组织开展环保宣传、文化讲座等各类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丰富了居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了良好的社区文明氛围。在暑期,他协助团工委书记安排青年团员志愿服务地点,合理调配资源,让每一位青年团员都能在志愿服务中发挥自己的优势,为社区居民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他不嫌脏不怕累冲在一线,打扫社区卫生,清理垃圾杂物,向居民宣传创建,倡导文明行为,提高居民们的文明意识,社区面貌焕然一新。同时,他主动对接谢家集人民检察院开展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社会调查问卷,关注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为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这段一年的兼职,张斌斌不仅把寒暑假时间全部用在了社区服务上,平日也是通过线上为街道和社区工作提供帮助。社区工作人员和居民对这个能说能干又和善的小伙子赞不绝口。他也获得街道的表彰,荣获优秀志愿者。
他付出很多,但也收获满满,同时也与社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种感情一直未断,至今,张斌斌只要有时间还去社区参加志愿服务,帮助社区工作。



生命馈赠:两次匹配为爱坚守的生命使者
“如果我的一点付出,能让一个人重获生命,这是作为医学生最大的荣幸。”2021年7月,大一暑假主动在谢家集区政府做志愿者的张斌斌,偶然得知政府大楼内正在开展无偿献血和造血干细胞捐献采样活动,他立刻到了现场。
当红十字工作人员向他宣传造血干细胞捐献时,没想到,这位博学专研的医学生早已详细了解:“我是学医的,知道很多患者都在等待‘救命的火种’,我来就是要献血和留取血样,给患者多一份机会,期待未来这份缘分能落到我身上。”工作人员真是欣喜遇到这么好动员的志愿者。
也许就是缘分和他的真心所致,2024年4月,张斌斌接到了市红十字会的电话,告知他的血样真的与一名小患者初步匹配成功。张斌斌很是兴奋,觉得自己终于有机会能够真正践行救死扶伤的使命,还没有正式成为一名医生,就去挽救生命,多有意义啊。他没有丝毫犹豫,当即答应。就在他期待下一步的通知时,却得来消息:因患者原因,捐献终止。
“当时确实有点遗憾,但我告诉自己,只要有需要,我随时都在。”
也许真的是他的善心诚意感动上苍,2025年8月底,又一个即将枯萎的生命再次向他发出紧急求救:市红十字会的电话再次响起,告知他又与另一名患者再次配型成功,患者情况危急,能否尽快配合。这一次,张斌斌还没等工作人员说完,就抢先答应:“生命为重,随时配合!”后续相关流程一切顺利,中华骨髓库加急下达捐献通知。
为了保障顺利捐献,张斌斌没有告诉父母,坚定独自去完成生命接力。




行医为民:做患者知心贴心有温度的好医生
“医生这一行最好的提升是在实践中积累。”张斌斌有很清晰的认知和深刻的体会。
在一年的临床实行中,他每天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经常到凌晨,抓住一切机会,尽量多学习、多实践。
2025年3月,凭借优异的成绩和丰富的实践经历,张斌斌被淮南东方医院集团格外看重,顺利入职。
刚到科室时,他每天跟着主任查房、学习诊疗方案,下班后还会留在科室整理病历,把当天遇到的疑难病例记在笔记本上,逐一查阅文献、请教前辈。
很快,用心的张斌斌就总结分析出了经验和思路:“疼痛科患者大多长期受各种病痛折磨,心理压力很大,不能只靠药物治疗。”他的心理学的知识很快就派上了用途,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身心同治”的诊疗方式:接诊病人,他总是会花很多时间跟患者聊天,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个人爱好、心理状态,话语有意无意地导入,分享康复案例,引导患者正确的情绪喧嚣、心理减压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地配合治疗,树立信心,看到希望。许多患者把这个年轻阳光开朗又温和的年轻医生当成了可交心、可信赖的朋友,心胸打开了、病情好转了。
有一位年纪大的晚期癌症患者,家属一度想放弃治疗。张斌斌耐心与家属谈心分析,分享更先进的治疗方案,劝慰家属不要放弃。在他的耐心劝说下,家属终于打消了放弃的念头,采取进一步的治疗手段,老人也重新燃起了活下去的信心。
“不放弃,就是希望,这对治疗非常重要。”这个爱专研的小伙子总是能总结出一套套切合实际的经验。
他对患者的关心细致温馨,看到患者行动不便,他会主动搀扶;听到患者家属有疑问,他会耐心解答;即使下班了,只要患者有需要,他也会及时帮助。
“小张医生整天都笑呵呵的,看到他,心里就踏实了。”这是患者对他最多的评价。
而在同事眼中,他是“手里有活、眼里有光、心中有爱”大家喜爱的年轻人。
入职仅3个月,张斌斌就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在集团医师节核心制度与病历规范书写知识竞赛上斩获三等奖。
“我毕竟是个刚起步的小医生,医学的快速发展、病人的不同需求,需要学习、观察、分析、总结的东西太多,太多,不能有一点松懈。”他十分清醒和谦逊。

践行诺言:用热血书写的青春华彩
青春的意义,不在于索取享乐,而在于奋斗奉献;人生的价值,不在于功名利禄,而在于责任担当。
住院准备捐献期间,因注射动员剂,张斌斌出现了低烧、腰痛症状,而面对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关切,坚强乐观内行的他用专业知识分析说:“这些症状说明造血干细胞再快速生长,免疫系统在激活,是好现象,不用吃药,能忍受,不用担心。”
他再给比他年龄长了许多的患者的鼓励信中,却像个大哥哥一样关心、抚慰、鼓励她,又以医生的专业指导他如何配合治疗、锻炼、生活。
9月10日,张斌斌将在安徽省立医院经过4个多小时的采集,捐献了288毫升造血干细胞,用自己的青春热血点亮江苏一位患者的生命之光,为自己多彩坚实的青春再续写一篇壮美的华章。




从医学院的优秀学子,到社区的服务先锋,到医院贴心温暖的医生,再到捐献生命的火种,这位淮南青年,用每一步坚实的足迹,书写着新时代青年奉献担当的生动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