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位“04”后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他既在公益服务之路上留下了一串串温暖足迹,又在求学创业的征程中展现了奋斗姿态;他既以热血奉献延续生命之光,又以赤诚之心传递人间温情。这位阳光正气的大男孩就是淮南职业技术学院2025届毕业生韦润生。从校园志愿者到生命摆渡人,从勤工学子到创业新人,他始终以“微小善举亦能汇聚大爱“的信念,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书写着同样动人的青春篇章。9月5日,他稚嫩的双肩挑起挽救一素不相识孩童的生命,在安徽省立医院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淮南市第93例捐献者。

初心萌芽:在爱的沃土上播撒希望的种子
2004年出生的韦润生成长在一个普通而充满爱的农家。在他小的时候,就知道妈妈是红十字志愿者,经常参加各类红十字志愿服务活动,常给韦润生讲一些志愿者帮助别人的故事,也潜移默化地引导着润生的成长。“做人要有爱心和责任,在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帮就帮一下。”妈妈朴实的话语和身体力行的示范,在韦润生心中早早播下了善的种子。
2022年9月,刚满18岁的韦润生考入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开学伊始,他就毫不犹豫地加入了校爱心协会志愿者和学生会志愿者部。在这里,韦润生找到了践行公益理想和锻炼成长的平台。
他怎么也没想到入学一个月以后参加的一场志愿服务活动,日后竟然能和一个陌生孩子的生命紧密相连。10月下旬,市红十字会在该校开展献血和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动员及采集活动。韦润生和爱心协会的其他志愿者承担活动的宣传动员和采集志愿服务。活动前,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对参与活动的志愿志愿者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培训,得知有那么多患者,尤其是白血病儿童亟需救命,而非血缘之间造血干细胞捐献配型几率又那么低,需要更多的年轻志愿者加入,在献血时只需要留取一点点血样就能为患者留下一份救命的希望。原来挽救生命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壮举,普通人也能做到。培训现场他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培训结束后,韦润生迫不及待地回到宿舍,向室友们讲解捐献知识,分享自己的感受,动员室友和自己一起加入捐献队伍。3名室友被他深深打动了。第二天,他带着3名室友一起献血、留取造血干细胞捐献血样,并又动员了7名同班同学也留取了血样,加入了捐献志愿者队伍。2天时间,韦润生和其他志愿者们积极努力地动员了474人献血、46人留取了造血干细胞捐献血样,这是该校第一批加入中华骨髓库的志愿者。他也没想到自己会是在学校留取血样的志愿者中第一个捐献者。
不久,韦润生又去捐献了2个治疗量的血小板。他尽力做着自己能做的奉献。
2025年7月初,刚毕业的韦润生接到了市红十字会的电话:他的血样与一名血液病患儿配型成功,征询他是否愿意捐献。
短暂的欣喜惊讶后,没有征求任何人的意见,韦润生坚定地回复“愿意!”
“当时真是挺激动的,真没想到幸运会落到我身上。”“能救一个孩子的命,有啥迟疑的,自己的事自己决定,不需要征求其他人的意见。”提起此事,韦润生坦然地说。这也是这个自强自立、少年老成的孩子一贯做事的风格。
高分辨配型完全相合,体检结果也非常好,捐献通知也很快下达,韦润生特别开心,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爱心续航:在志愿服务中践行青春善行
在韦润生看来,公益不是一时兴起的冲动,而是细水长流的坚持。他大一加入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大二便担任了院学生会志愿者部部长,能组织并带动更多的同学,他把这份爱的奉献和坚守融入了更多元的志愿服务中。
韦润生经常组织志愿者到桃源居等学校周边养老机构,为老人们开展各种服务;他带着同学们走进红雨伞特教中心,陪伴“星星的孩子”;在文明城市创建中,他们在社区清理卫生、整治秩序;疫情防控中,他积极参与校园疫情防控服务;在全国煤矿救援大赛的现场,他带着校志愿者团队为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赛队伍提供温馨热情的服务,为此他们起早贪黑严格训练、付出了一个半月。
正是这些活动的组织开展和参与,锻炼了他,也坚定了他将爱进行下去。
韦润生是班里的“热心肠”,不仅尽力帮助家庭困难的同学,还特别关注少数民族同学的学习生活。班里有几位来自新疆的同学,刚开始因为语言差异跟不上课程进度,生活上也不太适应。韦润生晚上经常到他们宿舍,为他们辅导功课,和他们聊天交流,他发现少数民族同学吃不惯食堂饭菜,便尽力设法为他们改善伙食。他的热心让远离家乡的同学感受到家的温暖。


成长历练:在奋斗中书写青春答卷
韦润生的担当、奋斗不仅体现在公益服务中,更融入了他的学习和生活。这个来自普通农家的男孩,从小就养成了吃苦耐劳、勇于担当、爱拼爱闯的品质。上高中阶段,他得到县城住校,父母不得不离开家乡外出务工,供他和姐姐读书。高二那年,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他尝试利用课余时间创业,从卖球鞋做起,慢慢积累经验和资金。他不仅给自己挣了生活费,缓解了父母的压力,而且这段经历也让他深刻体会到:努力奋斗是改变生活的最好方式。
进入大学后,韦润生将这份奋斗、创业劲头带到了大学生活中。他深知职业教育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因此格外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他抓住宝贵的大学时光,边努力学习,边尝试创业,并带动、帮助同学们。大二时他获得校级奖学金,大三时被评为学院三好学生。
大二学期,韦润生当选为学校勤工俭学社团负责人。他深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不易,决心为同学们搭建更多更好的实践平台。他利用课余时间四处奔波、寻求、洽谈,对接校内外商家,从餐饮、通讯服务到活动舞台搭建,从家教辅导到资料打印、商家宣传单发放……积极为同学们争取到各类勤工俭学岗位,帮助家境困难的同学减轻压力,改善生活。
每个寒暑假他都没有回家,而是为创业、兼职奔忙。
2025年6月,刚刚毕业的韦润生凭借在校期间积累的技术、管理和创业经验及人脉关系,创办了一家网络科技公司,招的工作人员大都是做兼职的学弟学妹。他说,自己的目标是不仅要把公司做好,还要为母校的学弟学妹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岗位,帮助更多年轻人实现梦想。
“虽然辛苦,但每天过得都很充实,不虚度青春。”这位出校就创业并小有成功的21岁的大男孩,稚气的脸上露出坚定的笑容。
9月5日,韦润生瞒着父母,平静地躺在省立医院造血干细胞捐献采集室里,随着采集分离机的缓缓转动,他满腔的激情、挚爱和热血化为一袋306毫升宝贵的“生命种子“,飞向南方千里之外,让一朵即将枯萎的花朵重新绽放美丽的笑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