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织机构 新闻动态 业务活动 信息公开 社会捐赠 学习园地 公众参与
这次,他是新闻的“主人公”——记安徽首例新闻媒体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张扬帆
时间:2025-04-28 09:15:16     来源:淮南市红十字会     作者:淮南市红十字会

  在淮南市新闻传媒中心,有这样一位记者,他一直用手中的镜头记录人间有爱,更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无私奉献、大爱无疆。他就是安徽省新闻工作者首例、淮南市第82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张扬帆。他于4月28日在安徽省立医院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一位素不相识的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生命。

1-1

  20载追光,从记录者到践行者

  张扬帆是淮南市新闻传媒中心一名普通记者。与红十字结缘20余年,报道了红十字会各项奉献爱心、救人危难的工作。10余年前,一次偶然的工作安排,张扬帆开始参与并报道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从此,他的报道足迹便与此紧紧相连。他采访报道了淮南绝大多数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和承担宣传动员的志愿者。每一次采访,都是一次心灵的震撼。那些志愿者和捐献者们,都是身边的普通人,却都有着同样的爱心和奉献。尤其是那些义无反顾的捐献者克服种种困难,牺牲自己,毫不犹豫捐献“生命的种子”,挽救陌生患者的生命。这些捐献者的感人故事,让采访报道的张扬帆客观的镜头中充满着感情,心中翻着波澜,他希望自己也能成为那万里挑一、甚至百万难觅挽救生命的那一个。

DSC_0300

DSC_3171

DSC_5041

DSC_7602

DSC_8109

DSC_9257

IMG20200506093805

IMG20220831115315_01

  2020年8月的一天,张扬帆来到龙湖路地下商业街献血屋,采访市红十字会暑期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动员的大学生志愿者。看到年轻的志愿者冒着高温热情卖力不厌其烦地向过往的行人宣传造血干细胞捐献,十分感人,也非常不易。张扬帆再次被深深感染。其实,他早就对造血干细胞捐献有着强烈的意愿,只是他一直等待着合适的契机。采访之余,张扬帆放下摄像机,卷起袖子献血并留取了造血干细胞捐献血样,留下了这份宝贵的生命种子。

DSC_1339

DSC_1380

DSC_1396

DSC_1412

  张扬帆参加了淮南市大多数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欢送会和捐献采访。每一次,对他都是一份触动和提醒:准备着,希望这种缘分也能降临到自己的身上。特别是在2023年淮南市红十字会承办的安徽省“捐献生命的种子走进淮南”活动中,两对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和康复后的受捐者家庭见面那十分感人的一幕,让这位铁骨铮铮的汉子也不禁湿了眼眶。他更加体会到,捐献造血干细胞对挽救生命、守护家庭幸福的意义何其重大,也让他更加坚定地坚守下去。

DSC_2352

IMG20201118100608

IMG20201219111243

IMG20210414110710

IMG20210514173935

IMG20220923101141

IMG20230628094056

最后一张-DSC_5198

  时间来到2025年3月10日,工作人员在中华骨髓库再动员的通知单中看到了熟悉的名字——张扬帆,十分惊喜,立马打电话通知他。正在午睡的张扬帆瞬间清醒,既激动又疑惑:“这回是真的轮到我了吗?”“那没有任何问题!”在接下来的高分辨率配型采样、体检等一系列捐献前的准备工作中,只要工作人员一个电话,张扬帆便会毫不犹豫地积极配合。他深知,这是拯救生命的机会,容不得半点拖延和犹豫。

  接到捐献通知,张扬帆在没有与家人商量的情况下便一口答应。他坚定又淡然地说:“报道这么多例、等了这么多年,该自己接过这份生命的传递了。”

微信图片_20250402105135

微信图片_20250402105154

  半生传承,从受影响者到助人者

  张扬帆这份爱心和奉献精神,与他的成长环境息息相关。他的父亲是一名医生,在行医生涯中,不仅精心治疗呵护无数患者,在年轻时遇到需要紧急输血的患者,他总会毫不犹豫地为病人献血。每当成功挽救患者生命后,父亲都会非常骄傲地把这些救人的事情讲给张扬帆听。在父亲的影响下,助人为乐的种子自幼便在张扬帆的心里深深埋下,他也一直秉承父亲的品性用行动践行着。

  2011年,南京老太倒地事件引发全社会对“扶不扶”问题的高度热议。然而,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下,张扬帆依然坚守内心的善良,一如既往助人为乐。一天下班,他刚走到所在的小区里,看到一个白发苍苍、行动不便的老人在不远处意外跌倒。当时四下无人,扶还是不扶,这个问题在张扬帆的心头也一下闪过。但瞬间,他骨子里的善良便战胜了所有的顾虑和担忧。他急忙跑上前,附下身询问老人的情况,确定老人没有摔骨折后,便小心翼翼地把老人扶了起来,问清楚老人所在的住处,然后一路搀扶着把老人送回了家。老人十分感激。

  不仅在小区,在任何地方,只要遇到需要帮助的人和事,他总不会袖手旁观。有一次,在马路边,又是一位老人摔倒在地,满头是血。过往的车辆行人没有人停下。正巧路过的张扬帆看到这一幕,他依然没有丝毫迟疑,立马来到老人身边,发现老人伤势较重,立即拨打了120。他守在老人身旁,一直安抚老人,嘱咐老人不要动,直到救护车赶来,看着救护车把老人拉走,悬着的心才安定下来。

  在老体育场、在采访途中……这样的事情,张扬帆不知重复着做了多少次。他说,心中有善,就不会在乎会不会招来麻烦,救人要紧。

  张扬帆在面对陌生人时充满爱心,在工作中,他的细心、责任更是挽救了同事的生命。他的一位同事患有严重的高血压,独自在相对偏僻的一间办公室办公。一天,同事家人急匆匆地给张扬帆打电话,询问他有没有见过这位同事。张扬帆经追问才知道,同事的手机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的状态,家人始终无法联系到他,不知道究竟出了什么事情。听到这个消息,联想到同事平时的高血压病情,张扬帆立马警觉起来。当时还在外面跑新闻的他,顾不上其他,只有一个念头:同事会不会在办公室出了意外没人发现?于是,他赶紧放下手头的工作,以最快的速度往单位飞奔。跑到同事办公室,果然发现同事已经倒在地上不省人事。张扬帆迅速将同事紧急送到医院。经医生检查才知道,同事已经中风昏迷有一段时间了。医生说,如果再晚一点,后果将不堪设想。

IMG20250424103938

IMG20250424104340_01

  数载耕耘,从民生报道到爱心传递

  张扬帆所在的《今晚800》栏目组,一直聚焦淮南本地的民生动态、社会热点和百姓故事。而张扬帆本人采编的报道,也大多关注各类民生事件。他用自己的视角和情感,深入挖掘那些发生在百姓身边的故事,将最真实朴素的民生百态呈现在观众面前。他的报道,不仅具有很强的新闻价值,更充满了人文关怀和真挚感情。也正因如此,他所采编的报道多次获得安徽广播电视奖、淮南新闻奖等荣誉。这些荣誉,不仅是对他工作能力的肯定,更是对他关注民生、传递正能量的一种褒奖和鼓励。

  除了做好关于造血干细胞捐献的报道,张扬帆还主动承担起宣传动员的“责任”。他常向身边的亲朋好友介绍造血干细胞捐献,用自己亲眼所见的真实事例,耐心地打消他们对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种种误识和顾虑。

a181334f82d9d277ba16e0c7e8c7b3c_副本

DSC_1052

IMG_20250424_104455_1

  4月28日,张扬帆经过4个多小时的采集,成功捐献了231毫升宝贵的“生命种子”。他面对同事的采访,尽管十分疲惫,但他依然淡然地说:“作为一位一直报道造血干细胞捐献的新闻记者,我有幸成功捐献,是使命所然。希望通过我的捐献多报道这项挽救生命的事业和正确的捐献知识,让更多的人打消顾虑,加入捐献的队伍,为更多的病人寻找救命的机会。”

1-085057da71140847c7cb45a6b0bfa54

2-f38ca7644a30c8ae8b753f249489c7a

3-IMG20250428131948_副本

4-2eb598895a7c50aa57dbcc18ba0ab00

  从一名记录报道他人善举的记者,到自己成为爱心的传递者、挽救生命的使者,张扬帆默默用行动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爱的奉献篇章。

9

 
友情链接: 中国红十字会    安徽省红十字会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    安徽省红十字基金    淮南市人民政府
版权所有:淮南市红十字会
通信地址:洞山中路市财金大厦7楼 电话:0554-6866621 6866625 皖ICP备1400894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