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规范我会应急救护培训工作,推进群众应急救护培训普及,提升市民应对突发事件、意外伤害自救互救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国务院关于促进红十字事业发展的意见》、《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红十字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关于进一步加强红十字应急救护工作的意见》、《中国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标准化工作手册》等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范。
一、培训普及分类
(一)救护员培训,
(二)专题培训,
(三)主题宣传普及,
(四)应急救护演练,
(五)应急救护比赛。
二、计划制定
按照年度专项预算、上级考核目标任务、结合本地和本会实际,年初制定全年培训计划、目标和培训重点,按月安排、按周具体实施。
三、培训普及组织开展
(一)救护员培训和专题培训
1、申请
(1)单位等集体组织的,由接受培训单位或组织向我会递交应急救护培训申请表,经我会批准后向受训单位或组织发出书面通知,告知其具体培训方案。
(2)市委党校主题班安排的培训,按照市委党校安排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表执行,由本会赈济救护科提出申请,秘书长审批后执行。
(3)本会安排的日常培训,由本会赈济救护科提出申请,秘书长审批后执行。
2、方案制定
培训前,与培训单位或组织进行充分沟通了解,掌握其行业特点、易于发生的意外伤害和突发事件、培训所需、参训人员、人数、培训时间、场地及设施情况等,制定培训方案和计划:包括培训内容、要求、时长、师资人数、分工等。
3、训前准备
(1)发出培训通知。告知培训单位或组织具体培训时间和基本要求、所需准备;通知本会参与人员做好各项准备;在本会师资交流群向本会以外的其他师资发出通知,根据培训所需师资自愿报名参与;特殊培训需指定抽调适宜师资协助培训。
(2)师资准备。根据培训需求确定培训师资人数,以本会师资为主、抽调师资为辅,本会师资在本职工作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参与培训。在本会师资不足的情况下,结合培训所需抽调其他师资。需提前告知师资培训对象、主要内容、要求、时长、授课任务,根据培训需求,可召集参与授课师资进行适当训前强化训练,训练内容以培训单位(对象)的需求为主,针对性地进行技能训练,探讨授课技巧、方式,新技术新业务等。
(3)资料准备。指定专人负责相关表格、宣传彩页、教材、考核等资料的准备,包括师资签到表、学员签到表、救护员信息表、理论考试卷、操作考核表、培训评估表、演练项目等的准备和收集。
(4)教具准备。指定专人负责,根据培训对象所需和人数准备适合的培训教具,包括心肺复苏模拟人(成人、儿童、婴儿)、三角巾、绷带、颈托、夹板、脊柱板、担架、教学包、救护包等专业教具和衣服、丝巾、围巾、毛巾、被单、棍棒、木板、杂志、报纸、盆、碗等生活中就地取材的应急救护代替品。
(5)场地准备。指定专人负责,了解培训场地,包括场地大小、形状、基本设施,投影仪、电脑、话筒、横幅、会场桌椅板凳等配备,是否需要自带扩音器、剪刀、胶带、话筒、课件、U盘、笔记本电脑等。
(6)车辆准备。根据培训所在区域、人数、时间、需要教具多少、抽调师资人数,提前合理安排车辆:申请平台车辆、社会租赁车辆、培训单位提供车辆。
4、培训与考核
(1)课程安排。按照中国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大纲要求,结合培训单位(对象)实际,安排培训课程,理论与实操相结合,以实操课为主。理论课须简介红十字运动的基本知识,以及与应急救护的关系,概括介绍应急救护,简短明了。实操课着重结合培训对象实际需求,手把手教练。救护员培训,每期学员一般不超过50人,须严格按照救护员培训内容要求,进行授课、训练、考核,不得偷工减料,减少培训、训练内容,严肃实操考核,保障每位学员掌握基本救护技能并通过考核,保证培训质量,不少于16学时的培训内容,经过考核达到救护员培训要求方可办理救护员证。实操训练保障1名师资带教训练学员最多不超过10人。专题培训结合培训对象特点、年龄和所需,灵活安排教学内容、时长和人数,尽量小班培训。专题培训可颁发相应的培训证。消防等特殊行业培训,需结合实际增加模拟演练内容。
(2)培训教材。按照上级红十字会关于应急救护培训“四统一”的要求,统一实用中国红十字会指定培训教材,可通过省红十字会应急救护训练中心代购或从出版社直接购买。公益性培训免费发放。
(3)救护员考核要求。参加培训的学员须经过考勤考核、理论知识考试、救护实操考试合格后才能办理救护员证。学员考勤缺课超过1学时需经过补训方能办理救护员证;理论考试成绩80分以上为合格,不合格的给予一次补考机会,补考仍不合格的不能办理救护员证;救护实操考核包括成人心肺复苏与创伤救护(随机抽题考核)二个部分,不合格的给予一次补考机会,补考仍不合格的不能办理救护员证。
5、评估和报告、反馈
培训结束后要听取培训单位和学员反馈意见,学员填写培训评估表,单位在培训反馈意见上签署意见和盖章。
6、基本要求
(1)授课师资需提前备课,做好准备,严格按照“四统一”的标准开展授课,熟练操作示范,保证每个学员都能掌握操作要领,严格要求,保障培训质量;
(2)师资需表率遵守课堂纪律,培训期间尽量不接打手机,衣着打扮得体,按要求着本会服饰,态度谦和、亲切自然,表达合适;
(3)授课师资需注意课堂气氛,理论结合实践、结合身边事例,与学员互动,调动学员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4)主讲师资授课时,其他师资各司其责、相互配合,协助操作、训练,不得闲聊、随意走动、外出;
(5)学员需遵守课堂纪律,按时到场,培训期间将手机调至震动或静音,不随意接听电话,积极参与互动、示范,认真训练,不随意中途离场。
(二)宣传普及活动
1、计划方案制定
每年年初拟出本年度主题宣传普及活动计划,结合世界红十字日、国家防灾减灾日、世界急救日等主题适合的重要节日,组织开展应急救护宣传普及主题活动,拟定方案,组织实施。
2、活动准备和开展
(1)申请。职能科室提前申请活动。
(2)制定方案。结合每次活动的具体主题,制定活动方案,包括时间、地点、主题、形式、内容、参与人员、宣传报道、宣传品和教具准备等。
(3)准备场地。选择适合的活动场地,进行实地查看,包括位置、人流量、现场安全、线路、大小、电源等基本设施。协调相关单位,提前3个工作日办理好相关手续审批。
(4)发出通知。通过工作群等方式向本会工作人员、县(区)红十字会和志愿者发出正式通知,鼓励志愿者报名参与活动。做好参与志愿者统计、分工和具体安排。
(5)物品准备。职能科室责任人负责活动现场所需物品的准备,包括展板、条幅、宣传材料、音响设备、电源、桌凳、教具、志愿者服饰等物品。
(6)车辆安排:同上。
(7)现场布置。职能科室责任人需提前到场,在活动开展前1个小时完成场地布置和音响等相关设备测试,活动前30分钟参与活动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各项工作准备就绪。
(8)宣传报道。提前3天邀请报纸、广播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当天负责记者再联络确定和接应;本会责任人拍摄图片、视频、撰稿宣传。
(三)应急救护演练
1、计划方案制定
每年年初拟出本年度应急救护演练计划和每项演练方案,并及时上报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按照计划分步实施。
2、成立演练领导小组。根据演练的主题、内容、范围、对象,成立相应的演练领导小组,确定总指挥和相关负责人、责任人,分工负责,各司其责。
3、制定演练方案。责任科室起草具体方案,包括时间、地点、背景、主题、内容、形式、流程、要求、参与人员和单位等内容,经秘书长审定,集体会议研究后实施。
4、报备审批。根据演练内容、范围,决定是否报备、审批。一般性日常应急救护培训学员演练、志愿者演练、本会救援队日常救援救护演练不需要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审批。涉及全局性、较大范围、参与单位众多的演练需将演练方案事先报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审批备案。
5、部门协调合作。室外演练,需要协调相关部门支持、参与的,需提前不少于5个工作日完成协调、分工、合作工作,必要时需签订相应的书面文本。
6、场地安排。演练场所需事先经过详细实地查看,包括现场安全、线路、大小、基础设施、如何分区布置等。
7、演练设施准备。大型演练需提前2日准备好演练所需一切物品和设施;一本演练需提前1日准备好演练所需一切物品和设施。
8、演练实施。按照分工,参与人员需提前到场做好一切准备,大型演练,需提前一小时做好一切准备,一般性日常演练需提前30分钟做好相应准备。各就各位、各负其责,按时启动演练科目。
9、后续工作。做好宣传、物品归位、演练效果总结分析、资料收集归档。
(四)应急救护比赛
1、参加上级红十字会组织的应急救护大赛
(1)制定参赛训练方案。
(2)提前2-3个月抽调、选拨符合条件的队员。
(3)组织队员按照方案计划进行针对性训练。
(4)按照大赛要求配备队服、队旗。
(5)指定专人带队参赛。
(6)分析总结。对比赛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吸取教训。
2、组织开展本市应急救护比赛
(1)申请计划。职能科室提前4-6个月提出申请,制定比赛计划和方案。
(1)组织。成立比赛领导小组,确立小组成员和分工。
(2)组队通知。提前3个月向相关单位或组织、志愿服务队发出比赛通知和邀请,确定比赛预定时间、地点和内容。
(3)确定方案。制定比赛具体方案,包括比赛大纲、项目、比赛流程、组织形式、评分标准、评审人员、宣传推介等,经秘书长审核,集体会议研究并落实。
(4)准备场地。提前一个月预定场地并现场查看,包括价位、安全、大小、条件、设施等。比赛前一周再次联络通知确定场地,赛前半天完成场地布置。
(5)参赛队伍。结合实际,组织参赛队伍报名。
(6)比赛安排。按照比赛方案,组织参赛队伍提前1个小时进场,按照流程完成比赛。
(7)分析总结。对比赛组织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总结经验,找出不足,吸取教训。
五、后期事务
(一)宣传报道
指定专人负责活动现场摄像、录像等,及时完成消息稿件的编写、上传等。
(二)证书制作
1、救护员证。按照救护员信息表的内容,成绩合格的,报省红十字会制作《初级救护员证书》,相关费用按照有关规定收取。
2、专题培训证书。可根据需要,结合实际,本会制作发放专题培训证书。
(三)资料存档
资料归档保存,包括公函、方案、登记表、签到表、考核表、试卷、消息、图片等相关资料,一期一档,年终对全年培训工作进行总结,并进行资料归档。
(四)费用开支和报销
严格按照预算执行。活动结束在规定时间内,按照财务制度报销相关费用,包括师资和学员误餐费、场地费、师资授课费、资料费、教学耗材费、运输租赁费等。
六、责任追究
在救护培训工作中,本会工作人员不负责任、敷衍了事、降低培训要求和质量、为不符合救护员标准的人员办理救护员证、失职渎职、造成恶劣影响、损害本会利益、声誉和形象、私自索取或收取培训单位(对象)培训费用、要求吃请、收受礼物等违纪违规行为,视情节轻重予以相应处分。培训师资违规违纪或不符合师资要求的,予以批评、取消师资资格、向本单位通报等处理。
附件:
1、淮南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普及工作流程图,
2、淮南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申请单,
3、淮南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学员签到表,
4、淮南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师资签到表,
5、淮南市红十字会救护员培训计划表,
6、淮南市红十字会救护员信息表,
7、淮南市红十字会救护员培训考勤表,
8、淮南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登记表,
9、淮南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物品发放领取单,
10、中国红十字会救护员培训理论考试示范试卷,
11、淮南市红十字会救护员评估表,
12、淮南市红十字会专题培训(讲座)评估表,
13、淮南市专题培训(讲座)证书式样,
14、淮南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师资强化训练签到表,
15、淮南市红十字会年度应急救护培训统计表。
2016年11月2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