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组织机构 新闻动态 业务活动 信息公开 社会捐赠 学习园地 公众参与
光芒迸发的“小太阳” ——记淮南市第3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姜茂豪
时间:2020-07-27 20:51:04     来源:淮南市红十字会     作者:淮南市红十字会

  从江南到沿淮,持续的雨情汛情灾情,让人们揪心、烦闷。而此间,一位阳光小伙,不顾家庭受灾和个人安危,从江南赴淮南奔合肥,冒雨穿行,以他火热的激情和如太阳般迸发的光芒穿越淫雨,送来了生命之光。他就是淮南市第3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安徽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姜茂豪。

辗转奔波为了爱的信守

  2020年1月中旬,已大四的姜茂豪刚放寒假回到江南家乡,便接到了红十字会的电话,征询他是否同意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一位患者生命。平时就乐于助人的小姜一下想起了几年前留取了造血干细胞样本,签过志愿捐献同意书,虽然当时对造血干细胞捐献的认识还不深,但一听到能救人,茂豪没有犹豫就答应了。

  “小时候特别喜爱的一个至亲,因患晚期癌症不幸早世,整个家几乎就塌掉了,再也没有往日的生气,这件事对我印象太深刻了。如果她当时能有救该多好。”谈到加入中华骨髓库的初衷,姜茂豪十分感慨。那是他大一刚满18周岁,一天看到学校里有献血车,就想着去献血做点自己能做的有益的事情,志愿者向他宣传造血干细胞捐献,热心的小姜虽然曾在电视上看到过,但不知道具体怎么捐,很是好奇,得知捐献一点造血干细胞就能挽救一个生命,更能挽救一个家庭,意义重大,他就爽快地留了样。”并坚定将来自己若能配上了,一定去救人。

  因为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对姜茂豪的再动员已是两个月以后的事情。再次接到红十字会的电话他不免有些着急,一个劲地发问:“需要我做什么?什么时候去捐献?”在工作人介绍造血干细胞捐献的整个过程后,他才知道还有较长的路要等待、去试闯,还不一定能达到他所希望的目标。

  3月底,茂豪的高分辨采样配型通知下达。因为疫情,学校未开学,从家乡到淮南交通不便、时间成本也高,茂豪决定自己去当地的献血屋进行高分采样。从家里到市区献血屋有30多公里,一大早,献血屋还没上班,小姜就迫不及待地赶到了。采完血样,他便立即联系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询问配型结果什么时候能出来。4月中旬配型完全相合的结果出来了,得知消息的茂豪很是兴奋,又追着问下面的程序、到底什么时候能捐献。这段时间他很是着急,不知道这个充满希望、又复杂多变的目标能不能实现。6月上旬,中华骨髓库下发了体检通知,为了方便,茂豪也只能一个人辗转到家乡市区的医院去体检。因家里离体检医院较远,交通不便,他先是骑自行车15公里到镇上,再坐公交到市区,再骑共享单车到医院,尽管他一路不敢耽搁一分钟,但这一圈下来单程最快也得3个小时左右,来回得一天。可这样的辗转他接连饿着肚子跑了3天。第一次去市区医院,跑到那不巧正赶上端午节放假,体检站没有人,他白跑了一天。第二天他再去,尽管早早地就往医院赶,可那天医院人特别多,待到排队办完手续,还是没赶上抽血的时间,他无奈地再回家。第三天早上他天不亮就启程,饥肠辘辘,要骑车十几公里,他拿起妈妈准备好的鸡蛋往嘴里塞,突然想到要空腹抽血,连忙吐掉鸡蛋骑车就走,妈妈不知道咋回事,心疼地望着他的背影消失在蒙蒙的乡间小路。那天他回到家已是晚上了,尽管母亲很是担心,但他心理踏实了许多,离目标更近了。

  而接到捐献通知,正赶上全省的严重汛情、灾情,自己家岌岌可危,父母只得远走他乡去躲避。而茂豪要独自辗转淮南再到合肥去捐献,交通十分不便,那天他几经周转赶到淮南还是晚了几个小时的车。父母很是挂念,他轻描淡写地安慰他们。入院那天,正式茂豪23岁的生日,他说这个生日别有意义,他许了一个特别的心愿:祝自己捐献成功,祝那位患者阿姨健康新生!

光芒四射的“小太阳”集聚能量散发温暖

  提起姜茂豪,他的同学们不约而同地称他为身边的“小太阳”。

  走进大学校门,虽然学的是理工科,但对于茂豪来说,可是个广阔天地。中学阶段忙于沉重的应试学习考试,没有机会去涉猎自己心中向往的许多方面的知识和尝试的东西。他放飞思想、张开胸怀、睁大眼睛,如饥似渴地去学习、去接触、去尝试,把所有的课余时间都用在了学习其他书籍和书法、体育等自己的爱好上,如一棵刚出土的幼苗贪婪地吮吸着无尽的阳光雨露茁壮地成长。他不仅专业成绩优异,获得校奖学金,还文理兼修涉猎广泛,哲学、心理学、《道德经》《易经》《诗经》等书籍是他案头的常客。他的兴趣囊括了演讲、辩论、舞蹈、体育、武术……博学众长的知识,真诚随和的性格,善解人意、热情善良的为人处世,让很多同学把他作为知心好友。“阳光、开朗、乐观,与他交往没有压力,只有开心、温暖。”因为读书多涉猎广,茂豪的思想也较同龄人相对成熟,在很多同学眼中他是益友更是良师,大家有什么问题总爱找他咨询,争求他的意见。同学在考研上遇到难题,茂豪会舍弃自己宝贵的复习时间,耐心细致地一遍遍给同学分析解题……

  他还练得一手好字,常给同学们代写贺卡、抄写一些正式的文稿,班里的板报、宣传栏等更是他的“专著”。

  茂豪从小受做木工的爸爸影响,动手能力就强,上小学时就能自己修自行车。大学里学的理工专业更让他如虎添翼,他是个既爱书,又能从书里走出来用到现实生活中的学生,他手边常备一个齐备的工具箱,同学们的自行车、电脑、台灯、宿舍的桌凳出了问题都是他解决,没有拒绝过。今年毕业时,茂豪特地从家里带来一个小手推车,校园较大,同学们带的东西多,把东西搬到校门口就比较麻烦,他和他的小推车可派上大用场,整整忙活了一天,把同学们一一都送上车自己才离开。

  温和热诚的茂豪和谁都能友好真诚相处。2019年3月一次在操场上打球,茂豪结识了一位非洲来的留学生。茂豪开朗亲切的笑容和真诚友善的举动打动了那位还不怎么会说中文的留学生。茂豪也希望能向他学点英语口语,于是两人渐渐地成了好友。接触中,茂豪才知道,留学生因没有中文基础,语言不通,宿舍和教室又是独立的,他们和中国学生相处还是比较难的,生活习惯、文化差异很大,有的留学生家境比较困难,生活学习都遇到很多问题。茂豪一有空就教这位留学生学习中文,熟悉校园和周边的环境,介绍风土人情和注意事项。这位留学生有什么困难都会找他帮忙,经常晚上很晚了还通过视频问这问那,茂豪从不烦恼,耐心细致地连说带比划表述清楚,直到听到对方“OK”为止。这位留学生家里经济紧张,银行卡里时长断供。茂豪家也不富裕虽然家里每月给的生活费很有限,但茂豪总是将自己牙缝里节省的钱周济他。2019年的国庆节,很少逛街的茂豪特意陪着他到市区逛了一天,让他感受中国国庆的气氛,走到哪就介绍到哪,这里是干什么的,坐多少路车,以后遇到什么问题可以到这里来,还请他美美地吃了一顿,这位留学生特别兴奋感动。寒假前,气温骤降,细心的茂豪发现这位留学生还是穿着许久没有换的秋衣,茂豪知道肯定是他手头紧张,不好意思说。茂豪不声不响给他买来了自己也舍不得穿的羽绒服,那位留学生十分吃惊感动。得知这位留学生要去合肥参加一个很正式的活动,需要穿正装,可他没有钱买,很是为难。茂豪二话不说把仅剩的300多元全部拿出来给他买来了西装。这位留学生惊讶感激得不知所措。今年疫情期间,茂豪在家,这位留学生只能在校,他遇到事情不知道怎么处理,就时时通过视频找茂豪帮忙指导。今年6月茂豪毕业了,离开校园前,茂豪特地把自己的自行车送给了这位留学生,方便他出行。茂豪有个承诺,一直想把这位留学生请到自己的家里做客,感受下异国他乡家的温暖,而且爸爸妈妈也都十分欢迎期待,可今年因疫情影响,学校对留学生管控严格,没能实现,茂豪说等到疫情结束,他一定来接这位留学生去他家里过几天。

  每个假期,茂豪也没闲着,总有自己认为可以尝试做的有益事情。

  2017年大一寒假,茂豪做了一个非同寻常的决定:骑自行车回家。离家300多公里,他骑了3天才到家,这一路虽然辛苦,但他感受到了平时在校园无法体验到的人生。走到一个个乡村,他会停下来给当地的人聊一聊,了解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他觉得收获很多。暑假,他动员几位同方向的同学和他一起骑车回家,有的同学怕这怕那,他一一分析、鼓励。路上李裕有些打退堂鼓,茂豪宁愿自己绕路,陪着他骑了两百多公里,一路上给他打气鼓励,给了他坚持下去的动力。

  2018年的暑假,茂豪到镇上一个补习班给初中生补课,本想挣点钱贴补自己的学费,可这个暑假的经历不仅让自己发现、思考了许多,也给一群孩子不一样的感受和经历,或许会改变他们的命运。在代课中,因为他广博的知识、认真而友好的态度、耐心细心又热心的辅导,很快孩子们与这位新来的小老师成了好朋友,愿意向他敞开胸怀,他也了解到农村许多家庭或是因条件不好或是家长教育意识淡漠或是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孩子缺乏学习正确的目标、积极主动性和上进心,成绩较差。本来只教半天课的茂豪,放弃另外半天的休息每天免费给孩子补课,通过自己的经历给同学们讲述励志的故事、大学的生活、将来的奋斗目标、人生的追求和意义……为了鼓励孩子们,他想方设法设计各科的教案,自掏腰包买来孩子们喜爱的各种小奖品,只要某个学生在某一点有长处、有进步,他都会隆重热烈地向大家介绍、给孩子颁奖,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增强了自信心,有的孩子进步很快,性格也变得开朗活泼了。茂豪特意给家庭条件不好或家长没有注意给孩子过生日的学生过集体生日、送生日礼物,让孩子们在开心快乐中体会懂得了关爱和温暖。有孩子跟他随便说了下从来没有进电影院看过电影,他就自费把十几个孩子带到县城逛一天、请他们吃顿“大餐”,走进电影院看了一场电影,孩子们兴奋不已,流连忘返。茂豪借机引导孩子好好学习以后走进大学会有更精彩丰富的知识和生活。茂豪这个暑假一个月的打工不仅没赚到钱,反而倒贴了好几百元。他说这段经历很值得。因为后来孩子们还常给他联系,有的说自己学习进步了,有的说考上县城的高中了,有的说将来要做什么什么……茂豪很是欣慰,但愿自己的这点付出能真正帮助、改变孩子们。

  其实乐于助人,对于茂豪历来就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12年前的2008年,正读四年级的茂豪,家庭条件还比较困难,除了每天父母给的饭钱以外也没有多余的零花钱,而学校组织给汶川地震灾区捐款,他把攒了许久的零花钱全捐了,为了多捐一点,他甚至连续几天不吃午饭省钱捐给灾区。

念念不忘爱的滋养

  提起自己的所作所为,茂豪最自豪的就是自己生长在一个平凡而有爱有责任的家、有担当奉献的祖辈和父母。茂豪从小就听爸爸说自己早逝的爷爷是枪林弹雨里出生入死的红军英雄。爷爷影响了爸爸,爸爸总是念念不忘爷爷的教诲,也总是同样教育他,爸爸给他无数次讲岳飞、讲红军、讲雷锋等古今的英雄故事,教育他要爱国、报国、善良助人。父母十分善良热心,人缘特好,茂豪记事时就记得左邻右舍都喜欢到他家来,哪怕吃饭也都爱到他家门口吃,遇到事总爱来找爸妈商量。爸爸是远近闻名的好人,谁家有事他都帮,谁家活干不了,他都去伸手,爸爸是木匠,附近村里家家盖房子都找他帮忙,父亲没有说过“不”,哪怕丢下自己家的活也得出手相助。爸爸聪明勤劳好学,不仅木工做得好,还学会了装潢、家电修理,这就更忙了,东村西邻都来找,经常忙累到半夜才回家。

  最让茂豪佩服的是他和父亲的一次亲历。那是他上小学时,一天爸爸带着他在离家不远的湖边坝子上玩耍,遇见一辆大货车从坝子上翻到湖里。虽然现场也有不少人,但没有人愿意冒险下湖。父亲二话不说,连鞋都没脱,第一个下到水里去救援。爸爸的壮举深深印在了小茂豪的脑海里。正是爸爸的一言一行培养了他的成长、善行和担当。“我爸是我的榜样,他给了我巨大的精神财富。”提起父亲,茂豪满是自豪。而村民们提起父亲,也是无不竖起大拇指。

  对于自己这次捐献,和一般其他捐献者遇到的情况大致类似,家人因不了解而担忧。开始爸妈非常担心会不会损害他的身体。茂豪从网上搜索许多捐献知识和别的捐献者的介绍,又请来爸妈特别信任的村里诊所的医生来给他们讲解。得知捐献一点造血干细胞能挽救一条命,对捐献者没有什么太大的伤害,爸妈欣然接受了,并叮嘱茂豪救人是大事,要一切都准备好,临行前更是叮咛再三。

  得知患者是个中年女性时,茂豪不由又想起那位至亲来:“和她当年相仿的年龄,正是家里的顶梁柱,牵涉到一大家子,我必须要做好,救她。”

  7月27日,江淮大地依然大雨未消,而姜茂豪这颗“小太阳”捐献的生命种子光芒迸发,穿透深深的雨幕,飞射上海,照亮一个生命的重生,那个枯萎的生命将如蓬勃欲出的太阳冉冉升起。

20072720500152

20072720501449

20072720502635

20072720503644

20072720504749

  

 
友情链接: 中国红十字会    安徽省红十字会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    安徽省红十字基金    淮南市人民政府    皖事通办
版权所有:淮南市红十字会
通信地址:洞山中路市财金大厦7楼 电话:0554-6866621 6866625 皖ICP备14008944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