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终于完成使命了,不辜负我做的这份工作和热爱的事业。以前我都是用别的志愿者捐献的例子去宣传动员,以后我可以用自己捐献的亲身感受去动员他人。”
4月27日,安徽省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者捐献第一人、淮南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穆敏捐献采集结束,尽管身体十分虚弱,但还是兴奋不已,终于了却了自己一桩期待9年的奇缘心愿。



送自己的捐献者
穆敏是淮南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2015年来到红十字会后就一直主要负责志愿服务和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
2020年6月1日,是个特别的日子,这一天是儿童节,本来这个节日与成年人的穆敏关系不大,但却与千里之外一个不知姓名、模样的孩子从此结下生命之缘。那天穆敏刚刚完成组织志愿者在社区献血和造血干细胞捐献动员采样活动回到办公室,还没顾上喝口水就接到省红十字会的电话:“快登陆中华骨髓库系统,你们市有一个也叫穆敏的志愿者与一名患儿初配成功了,看是不是你本人。”当系统里熟悉的信息出现在眼前,穆敏不敢相信,兴奋得不知所措。作为负责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工作人员,平时总是尽力宣传动员人们加入中华骨髓库志愿者,为捐献者做好服务,每次欢送、看望其他捐献者,穆敏都会羡慕和期待,不免唠上一句:“不知道我啥时候能碰上”,她总是希望救人一命的“幸运”能落在自己身上。自己虽然在2013年就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但深知配型成功概率像大海捞针似的,也就没奢望会有梦想成真的一天。当这份幸运真的落到自己身上时,一项沉稳、工作娴熟的穆敏兴奋得一下乱了方寸,不停地唠叨:“啊,终于轮到我了,看来我与这份事业真是有缘,以前都是我去动员别人,为别的捐献者送行、服务,这下要送自己上阵了,好激动、好忐忑,啥时候捐献,能不能快点......”
得知患者是一个出生才几个月的孩子,之前已有几个捐献志愿者配型成功,但最终均未实现捐献,自己是患儿唯一重生的希望,穆敏捐献更加急切。
单位领导嘱咐她征求下家人的意见,爽快果敢的穆敏笑呵呵地摆摆手:“不用做我的任何工作,我也不用做谁的任何工作,这是我自己认定的事,谁也阻拦不了我。”
但接着的消息又令她从兴奋的极点落到疑虑的深谷。因患儿年龄太小,为了保障捐献成功,暂时还不适合移植捐献。
需要耐心地等待。可等到啥时候,没有准信。穆敏不住地念叨:“快点吧,让这个不幸的孩子顺利得救。”
到了2021年2月,离配型成功过去了8个月,患儿也长到了周岁多,中华骨髓库下达了体检通知和移植计划,穆敏本已平静的心又七上八下了,她最担心的是自己的体质太弱,体检或难过关,要是过不去怎么办。即将披上婚纱的她不得不增肥,每天骑车上下班锻炼身体,体重很快增加了8斤。体检过关后,穆敏很是欣喜。
捐献启程前,细心的穆敏给患儿买了一辆男孩子喜爱的红色汽车玩具,她说希望患儿能尽快康复,像这小汽车样红红火火飞快地成长。


“不满足”的志愿者
热心的穆敏在上大学时就迷恋上了志愿服务,担任院团委书记和学生会负责人,经常组织同学开展公益活动,因表现优秀,获得优秀学生会干部和省“双优生”,并光荣入党。但这些校内的活动还是满足不了她那颗火热的心,又加入了红十字志愿者,成为淮南市红十字会一名热心的“老”志愿者。没想到从此与这份博爱的事业结缘,改变了她今后人生的选择。
每次参加红十字志愿服务活动,她总是默不作声不怕脏不拍累抢着干活,大伙对这个小姑娘刮目相看。
2012年,一次市红十字会组织志愿者到淮南著名“义丐”谢傻子家帮扶。照常要给老谢全家清理卫生,最难做的就是给老谢收养的瘫痪20年的脑瘫儿子清理不堪入目、令人作呕的卫生。因这个孩子长期瘫坐在破沙发上,沙发已沤烂的没了底,垫上一堆破衣服,孩子每天拉撒都在上面,平时没人清理,屎尿、蛆虫成堆,散发着恶臭,苍蝇乱飞,孩子浑身上下都是干结的大便。穆敏和几个志愿者把孩子抬到院子里,清理掉沙发上的污物,换上干净的垫子,烧好热水,一盆盆一遍遍给孩子清洗,清洗许多遍才能把满身的污垢洗掉,又给孩子减掉黏糊糊乱蓬蓬的长发。红会负责人见穆敏做这样的事情觉得不合适,就催她放下干别的,她不以为然地说,这孩子太可怜了,就当自己的弟弟,没什么。当孩子全身清理干净,换上干净舒服的衣服,不会说话的他对着穆敏嘿嘿地笑着。
2013年国庆街道金豪社区一位90岁的孤寡老人病倒,需要长期住院,陪伴看护,社区实在照顾不过来,向市红十字会求助帮忙。市红十字会在志愿者群里发出消息,希望志愿者自愿报名抽空轮班看护老人。穆敏抢先报名,要求值第一个夜班。工作人员觉得一个小姑娘不合适,可她执意要去。她下了班顾不上吃饭就跑到医院,看护一夜没眨眼,第二天还要赶去上班。夜里她提着心和神,生怕睡着了,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悉心照料,喂水喂饭、端屎端尿、定时翻身,嘘寒问暖,老人甚是喜欢这个细心温柔的姑娘。此后她一有空就去医院看望老人,还给老人买来香蕉、蛋糕、馄饨、豆脑等适宜吃的东西,哄着老人吃,逗着老人乐。
穆敏父亲因病离世多年,她和工伤病退的妈妈相依为命,因老房拆迁,多年母女俩借住在一处十分狭小陈旧的破房中,生活本就艰难,她平日对自己十分节俭苛刻,但一次次毫不犹豫慷慨捐赠灾区,帮助留守儿童、困难家庭、大病患者、孤寡老人。2014年穆敏生病住院,得知云南发生地震灾情,她中午从医院摘掉吊瓶跑到红十字会送来捐款,工作人员发现她面色不对,她才说出是偷偷从医院跑来的。





爱操心闲不住的“万金油”
2015年,得知市红十字会工作任务越来越重,人手极少,急需工作人员时,穆敏毫不犹豫地辞掉私企待遇较好的工作来到红十字会。当时她就职的企业老总不肯放这个敬业能干朴实真诚厚道靠谱的年轻人,一再挽留,要给她加工资,不给她办手续,拖了整整3个月,但终于拗不过穆敏的坚持,也被这个执着的姑娘打动,还是放了她,并说啥时候愿意回来再回来干。
在红十字会,穆敏没有计较与其工作付出远不相称的微薄待遇,志愿服务、造血干细胞捐献、文档处理、信息发布、平台看守、后勤管理、来访接待、救护培训,一大堆的事她担着,还常哪里有活哪里上。尤其是众多的志愿者管理、志愿服务活动组织,难做的造血干细胞捐献,随时不能离的多个平台、系统看护,事无巨细的后勤,容不得一点马虎、拖拉。用“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一丝不苟、认真负责、敬业奉献”这些惯用的词语来概述她的工作一点都不为过。
穆敏有一股拗劲和“偏执”,总给自己过不去,工作不干完、不做到位不下班,吃不下睡不着。红会人少事多,尤其是她这个岗位杂事众多,平时加班加点是常事,双休节假也不例外,她又爱操心、闲不住、累不怕、特认真、爱较劲,总给自己“找事”,帮别人干活、操心。她家住的远,早出晚归,中午正好在办公室继续干活,一年到头没有按点下班过,晚上回家晚了就叫妈妈半路来迎,太晚了就在办公室凑合熬过去。单位负责人几乎每晚都催着她赶快回家。





重大活动最能体现一个人的责任、能力、细心、热心。每年的淮南马拉松赛志愿服务,她虽已提前忙活几天,安排停当,但当天都是半夜两三点钟就起来再忙活,一条条一件件核对准备妥当,还要背着救护包、心脏除颤仪全程跟着志愿者跑到底,守护他们的安全。每次志愿服务活动,她会提前安排得井井有条,对志愿者关怀倍加。众多志愿者不管男女老少都喜欢她,和她成为好朋友。








穆敏的体质不好,每年都要病倒几场。但她干起活来却像个“女汉子”,什么活都抢着干,从不叫苦叫累,处处走在前、干在前,用自己的行动说话,志愿者总是佩服得对她竖起大拇指。她的好友私下里爱称她“女侠”。
志愿者马甲脏了,她一盆盆一件件用手洗,穿上杆子晾。单位走廊灯坏了,她忙前忙后修;卫生间堵了,她找来铁丝掏;洗手池脏了,她不声不响擦洗干净。连保洁员也总不愿换楼层,因为这层楼有个勤快的好帮手。
单位楼上楼下她没有不操心的。门卫老师傅是个孤寡老人,穆敏时常给老人送吃的,老人生病了她倍加关怀。老人总是夸赞这个善良贴心的女孩。


2020年春节期间,患病在医院治疗的穆敏得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单位忙不过来,2月1日她拔掉吊瓶就从医院赶来上班,每天忙到深夜,当时还吃不上饭,一天靠一两盒方便面维持,她虽然身体十分虚弱,但一干起活来就顾不上自己,半天假也没请,一直忙到5月才休息周末,6月又接着防汛救灾无休,直到8月底。期间还自掏腰包想方设法给抽调的志愿者解决伙食,买来鸡蛋煮分给志愿者。


平时穆敏对造血干细胞捐献各项工作细之又细,十分用心耐心,做动员总是不厌其烦想尽办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来打动人家;对捐献志愿者尽力做好每个环节点点滴滴、周到温馨的服务;每个捐献者出发,她一遍遍交代叮咛各种事项,再忙也不忘问候住院的捐献者;平日里给捐献者沟通、联络、关心、爱护。
她哪里需要就往哪里上。2019年和2020年淮南有两位特别的女性捐献者住院捐献期间发生了严重的过敏反应,穆敏第一时间赶到合肥在医院日夜守护悉心照顾,陪伴到底,直到捐献成功她才放心。





她的爱心热情点点滴滴的工作中处处可见,需要爱护的人,她的真情毫不吝啬。当然她爱的付出也得到真情的回馈。为了帮助凤台县一位命运十分悲惨的少女,穆敏像姐姐一样陪同到合肥检查、治病、配装义眼,想方设法打开她的心结,给她无尽的关怀和鼓励。她不顾拾荒智障老人满身的灰尘,掏出包里的食物温柔地喂食。敬老院里抱着老人的手问寒问暖。留守儿童,她送上一个温暖的拥抱。残障孩子儿童抱着她不愿放开。老红军遗孀百岁老人牟老见到她就抱着脸亲。八旬老志愿者冯老王老夫妇听说穆敏病了,老两口颤巍巍摸到她家探望,还给晚上加班的穆敏送来热乎乎的饺子。






为了心中那份执着挚爱的事业
2018年初,3年公益岗位到期,同来的几个年轻人都另寻了收入高些的新岗位。这时她原就职的企业负责人又一遍遍给穆敏打电话,希望她能乘此回去,并许诺给她更高的待遇、配用公务车,可穆敏咬咬牙还是留下来了。“我不是为了别的,为的是我钟爱的事业。”
亲朋好友心疼她工作辛苦待遇低,劝她换个工作。直爽的穆敏直言到:“我不怕辛苦,不在乎工资,我就是喜欢这项工作,都是好人做好事的,自己就觉得开心、值得。”
她合肥的亲戚也一直希望穆敏到合肥去,好有个照应,多次给她找好了工作,但都被她拒绝了。
她的亲朋好友不止一次劝她,“不图名不图利,最起码少辛苦,过好点的生活,你干嘛这么死心塌地干这份工作。”......可不管说什么,她都没有动心。也许是她心中那份炙热的爱偏离了常人的标准。
同龄的女孩子大都爱打扮、逛街、玩乐消遣。而穆敏没有这些爱好,时间精力大都泡在了工作上。
她说,做自己喜欢的事、有意义的事,才开心、也不虚度时光。
捐献临走前一晚,她还在办公室忙活到十点多,干完手头的活,还把一条条要交代的事情列出满满2张纸,生怕这几天住院不在岗,哪点工作有疏漏,能带走的活她还带到病房处理。
穆敏也以自己的辛勤无私付出获得了市优秀红十字志愿者和市岗位学雷锋标兵。






把最美的笑容送给你
穆敏和大家最担心的就是住院捐献期间她本弱的身体会不会出现像她陪护的两个女性捐献者那样的反应,影响捐献。捐献前她不免心里压力很大。真是怕什么就来什么,注射第三针动员剂后,穆敏出现了较严重的反应,从腰酸背痛、盗汗、发烧,到全身疼痛,尤其是头痛得厉害,她吃不下睡不着坐卧不能,3天几乎没有进食、睡安,人也瘦了一圈,十分憔悴。折腾得精疲力尽时迷糊一会又难受地醒来。她用拳头敲打着脑袋忍着,一声不叫,打针时还强装笑脸面对护士,温和礼貌地与人交谈,连保洁阿姨也喜欢这个勇敢可爱的姑娘。妈妈不放心打来电话,她总是强装着声音提高,告诉妈妈自己状态很好。大家十分心疼、担忧,询问她能否坚持,她十分坚定地一遍遍强调:“我能挺住,必须挺住,完成捐献,我是干这行的,这是我的使命。”她咬着牙饱含深情地给患儿写下一行行浸透爱和希望的信,处理带来的工作。期间她还去探望与其前后捐献的其他捐献者,给伙伴们鼓劲。
淮南市红十字志愿者群里穆敏的消息天天刷屏,全是不尽的关心、加油和赞扬,穆敏的手机从早到晚响个不停,许多志愿者要去看望,她一再叮咛谢绝大家探望。一直把穆敏当成女儿的老志愿者、中国好人张志敏不顾劝阻从外地连夜赶到病房慰问、陪伴她捐献,全国道德模范、造血干细胞捐献张宝从工地匆匆赶去看望、鼓励。有的志愿者给她送上一首小诗,有的给她制作了纪念杯......表达对这个可爱姑娘的爱与敬。













尽管又是一夜未眠,但4月27日一早5时许,十分虚弱的穆敏就做好采集前的各项准备了,还特意化了淡妆,她说一定要把最美好的一面展现给大家,把阳光、正气带给那个孩子。经过数日的煎熬,她身体里那快速生长蓬勃欲出的生命种子和她急切的心情一样。躺在采集床上,望着那缓缓转动的采集分离机器和输送生命种子的管道不停地流淌着鲜红的血液,她一下释然、又兴奋起来了,片刻也睡不着,觉得一切都值得。最爱小兔子的穆敏,自己的微信头像和电脑桌面都是可爱的小兔子形象。得知患儿家长竟然心有灵犀似的捎来一个小兔子形象的礼物,礼盒上的小兔子和她的微信头像十分相似,她激动不已,不住感叹生命的奇缘、爱的奇遇。听着工作人员给她读的患儿家长包含深情感恩的感谢信,穆敏感动的一下泪流满面,一会对着镜头又露出灿烂的笑容,她一再叮嘱大家不要拍她哭泣难看的一面,要拍她欣慰好看的笑容,传递正能量。
采集结束,由于她多日不能进食,出现了较严重的缺钙症状,全身麻木,手脚强直,无法站立,但看到旁边一个小女孩等着给哥哥捐献,她微笑着一遍遍安慰鼓励赞扬孩子,强撑着挪到孩子身边把别人献给她的花送给了孩子:“看看姐姐现在没事了,好开心,你是一个比姐姐还厉害的小英雄!”孩子感动得眼泪汪汪。这个善良坚强的姑娘一举一动点点滴滴处处洋溢着热情和正气。
中午,穆敏捐献的生命种子飞速送往上海,那个出生不久就期待至今的小幼苗将乘着这暮春的好时光,在淮南这位救命恩人的深情甘露滋养下似雨后春笋般茁壮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