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路向“髓”

淮南市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邸维山逆行完成生命接力

作者:淮南市红十字会来源:淮南市红十字会2022-04-09 10:28:29

    “太不容易了,终于完成了使命!远方的兄弟,希望这生命的种子尽快让你康复,重返健康快乐的生活!”

    4月8日中午,在安徽省立医院,采集完造血干细胞,淮南的捐献志愿者邸维山顾不上近5个小时采集的疲惫,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露出了轻松的笑容。

    因为完成这次生命的传递实在不易!

                           一拨三折“两地三部”开启绿色生命通道

    提起邸维山的这次顺利而又曲折的捐献,可谓一波三折、

    “动作之大”“身份特殊”“待遇特殊”。

    邸维山的捐献时间,中华骨髓库原定3月27日入院准备捐献。

    不料3月26日,淮南市出现新冠疫情,接着淮南全市实施严格的交通管制,淮南的人和车无法出市……疫情防控形势日益严峻。为确保捐献者安全和不影响当地疫情防控,中华骨髓库和安徽省及淮南市红十字会多次协商后不得已先作出暂缓捐献,后又根据淮南疫情防控的形势,做出取消捐献的决定。

    但接着传来患者情况突变生命危急的消息。

    安徽省红十字会与淮南市红十字会一串串电话不停地协商,采取什么办法,征求捐赠者和单位意见,并与中华骨髓库、患者所在的医院和安徽省造血干细胞捐献采集定点医院不停地协商沟通。能否特事特办,开启绿色生命通道?用两市的120救护车在淮南的出入口闭环接送到采集医院隔离备捐?这是最安全最快捷的举措,否则一是疫情防控会不会受影响,二是一旦拖延时间患者生命难保。但红十字会人心里没有底,只有焦急和希冀。于是省及淮南、合肥两市红十字会分别向省及两市疫情防控综合指挥部汇报、请示。尤其是淮南正处在抗疫重要关口,指挥部各级领导都在一线指挥抗疫,日夜奋战,能否有精力顾及挽救外省一名患者的事情,淮南市的120救护车全部由市疫情防控综合指挥部统一调配、任务艰巨,市红十字会负责人思来想去不忍心在抗疫战斗关键的节骨眼上去让领导分心,但心里的焦急又催着不能拖延一分钟,拿着省红十字会发来的函直奔指挥部汇报,可领导都在一线抗疫,于是不得不拨通手机 ......

    “特事特办,救命重要。”于是“两地三部”同意在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的情况下,两地实施闭环转送,约定4月3日上午10点,淮南、合肥两市互派救护车在淮南西高速口交接,将邸维山闭环转送至省立医院,其在省立医院边隔离边准备等待捐献。

    4月3日上午近10时,在淮南西高速路口,原本因疫情管控难得见到车辆的宽阔安静的路口一下紧张喧嚣起来,几乎同时从合肥和淮南相对方向呼啸而来的两辆120救护车急速赶到,一前一后在站口停稳。从抗疫一线直接转战而来的邸维山穿着严密防护服从淮南120救护车中走出。同样身穿防护服在此等候的淮南市红十字会负责人和工作人员为其献花送行。

    “感谢您在这特殊的时期独自逆行去挽救生命,辛苦了,您是我们第一个不能送到医院、也不能到现场陪伴捐献的志愿者,是我们敬佩的救人英雄!”

    短暂交流后,邸维山挥手向大家告别,独自登上合肥市120救护车。

    十年前爱的约定捐“髓”救人的愿望始终未变

    要说这次能成行捐献,最重要的还是邸维山始终如一毫不动摇的坚持!

    邸维山出生在淮南寿县一个普通农家,耳濡目染,长辈给他最好的教育就是吃苦耐劳、做个好人、做个有用的人。他靠自己不懈的努力上大学、参军、考取公务员、还在职读研究生,这个80后的小伙子一直在拼。

    2006年他在部队时就开始献血,长期坚持。他记得曾遇到一名战士不幸患上白血病,连长开会问可有人愿意捐献“骨髓”,当时全连他第一个举手,那时他是第一次听说捐献“骨髓”,虽然还不知道怎么捐,但只要能挽救战友的命,他什么都愿意牺牲。虽然这个愿望后来没能实现,但捐“髓”救人的信念一直扎根他心底,他希望有一天会等到这个机会。走上社会后,邸维山继续献血,曾4次在生日时专门去献血纪念。2010年7月,邸维山又在生日那天献血,正巧碰到志愿者在进行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动员,原来几年前没有实现的捐献“骨髓”的愿望还有机会,他欣然留取了捐献血样,成为中华骨髓库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2022年1月底,邸维山的血样与外省一名急性白血病患者初配成功。接到通知的他没有迟疑和顾虑,而是兴奋和欣喜:“不用动员,我都知道,我同意,等待这一天很久了。往下需要做什么,什么时候做,只要通知我一声,我都行。”这让工作人员很是意外和感动。接到高分辨配型采样通知的次日,邸维山便利用中午休息时间,从寿县赶到淮南市区进行高分辨采样检测配型。高分配型合格时,他喜出望外,正巧那天爱人在医院检查结果出来,喜怀三宝。他说“这是双喜临门,预示着将迎来两个新生命”。那天开朗乐观的邸维山乐得像个孩子。2月底,邸维山又利用周末休息,赶到市区体检。体检过关了,邸维山的心情即兴奋又急切了。越来越近,希望救人一命的愿望尽快实现。期间他经常给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沟通,催问患者的消息、捐献的时间。

    3月中旬,终于得到了中华骨髓库根据患者情况排出的3月27日入院备捐的通知。可就在这节骨眼上,3月26日淮南发生了疫情。

    邸维山得知不能入期捐献的消息,甚是着急,他一再表明自己什么都不担心,坚持捐献的决心。期间下沉到村里负责疫情防控的他百忙中还主动了解淮南、合肥两地疫情防控的相关要求,从网上搜索许多关于捐献的消息,他还提出多种方案,主动要求自己愿意向单位请假不要工资先回合肥郊区自己的家里自我隔离7天,自己做核酸检测,符合条件后,自己到省立医院捐献。可是淮南的疫情形势日渐严峻起来,管控更加严格,淮南的人和车已无法出市,更难进入省立医院。经与患者所住医院协商,中华骨髓库做出了重新寻找新供者的决定。而邸维山还是不“死心”不放弃,他担忧,重启寻找新供体,时间跨度长,还不一定能找到这十分罕见的“第二个预备队员”,患者不一定能等得急,万一.......他焦急着。其实和他一样焦急的还有省、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和中华骨髓库,只能两手准备,根据患者和疫情的情况再临时调整。

    没几天就等来患者病情危急的消息。再也不能等了,必须采取急事特办的办法!救人为先!但捐献者和家人愿不愿意?这是上级红十字会和中华骨髓库及患者那边最担心的,因为一切决定捐献者的意愿!“别人不好说,我敢肯定,他不会不同意!”淮南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坚定地给上级回复,因为早清楚邸维山坚持捐献的决心和意志。其实那几天在一线日夜抗疫的邸维山除了关注疫情防控,就是关注红十字会的电话。得知患者的消息和调整了方案,他急不可耐:“我没问题,单位、家里的事都能安排好,救命最重要!”

    其实这个阶段,对于邸维山来说很是艰难。他的爱人正怀着3个月身孕,一个人在合肥郊区工作,无人照顾,她一直坚定地支持邸维山捐献,只是邸维山觉得愧疚爱人,不但不能照顾她,还要让她多一份牵挂。家里还要9岁和5岁的两个孩子留在寿县农村老家父母照看,年过花甲的父母还要照顾八旬的爷爷奶奶,负担很重。疫情发生以来,邸维山一直在老家附近包保的村里负责防疫工作,但没有时间回家,本来想安慰父母和孩子电话里说打算周末能否抽个空回去看看。老人孩子都在盼着。捐献临行前,他才轻描淡写地告诉父母,要去合肥那边“献血”急着救一个人的命,顾不上回家看老人和孩子了。听到儿子要去救人,并不了解真情的父母没有责怪,支持儿子。

    这个特殊的时期,历经曲折,能如愿成行去挽救生命,邸维山很是欣慰,他说这次是了却他十几年前的心愿。

    “虽然封城但没有封闭爱,虽然隔离但没有隔离心。目的只有一个,让患者尽快重获新生。”这是4月3日邸维山登上去合肥的120救护车时的感慨和心声。

一生追求向善向上的坐标

    在邸维山的身上充满着满满的正能量,跟他接触的人总觉得他的一言一行辐射着正义温暖的光。大学生时代的邸维山就热心参加公益,加入志愿者组织,参加献血、看望孤寡老人、义务辅导中小学生,利用假期帮助村里的留守儿童。

    大学毕业他报名参军,实现从军报国的愿望。入伍期间除了刻苦的训练,他发挥自己大学文化水平的优势和爱学习爱专研特长,积极热情,担任宣传报道员,作品多次在解放军画报、大理日报等报刊上发表。因表现优秀,获得优秀士兵称号。

    退伍后邸维山没有给政府提任何条件,而是自己打拼。他曾奔波于上海、北京、合肥多地谋生,生活的艰辛没有削减他本质的善和爱。在自己最艰难的时日,朋友亲属病重急需用钱,他二话没说掏出身上仅有的1000元递上去;朋友就业急需有人担保,觉得他最靠谱,找到他帮忙,换做别人可能会犹豫担心,可邸维山没说二话:“有问题我担着,就业养家糊口是急事”。十几年间,零零散散“借出去”几万元,邸维山也没想着要和还。每当淮南和全国各地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时,他再难也会积极捐款。

    考取公务员后,他在单位任劳任怨,表现突出。尤其是2020年抗击疫情和抗洪抢险救灾期间,他日夜战斗在第一线,冲锋在前、吃苦耐劳、牺牲奉献的军人品性没有改变。

    今年淮南疫情发生后,他再次主动请缨到最基层偏远的村里包保负责疫情防控。

    在省立医院边隔离边等待准备捐献的日子里,邸维山每天都通过朋友圈宣传动员造血干细胞捐献,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捐献救人的队伍。

    4月7日,他通过微信给淮南市红十字会捐来了4000元,说自己住院不能再参加家乡抗疫,捐点款表表心意。红十字会负责人和工作人员轮番给他打电话,一再叮嘱目前他家里的老人孩子还有怀孕的妻子都需要花钱,负担较重,不要捐了,可他怎么也不答应。“我这个月住院,捐献后还暂时不能回到抗疫岗位上,捐掉这一个月的工资就当我这一个月没上班好了。”

    4月7日,邸维山几乎一夜未眠,因注射动员剂反应,本就有腰椎病加上抗疫以来日夜奋战身体透支,他腰酸腰疼,头脑发胀,但他坚持认真细致地给患者写好充满兄弟般温情和鼓励的信,一直给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详细沟通采集准备和注意事项。8日一早5点多他就准备输液、打最后一针动员剂。不能去陪伴看望的淮南市红十字会负责人给他打去电话,时间观念特强的他就简单一句话:“放心吧,准备好了,我赶紧去采集室。”

    4月8日中午,经过近5个小时的采集,邸维山捐献的324毫升宝贵的生命种子穿过疫霾“疫”路向前,跨越千山万水送到大西南,挽救一名急性白血病小伙的生命。

 

 

 

EndFrag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