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时刻必须抵上去

淮南市潘集区红十字志愿服务队抗疫冲在前

作者:淮南市红十字会来源:淮南市红十字会2020-02-25 11:43:47

    淮南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潘集区红十字志愿服务队在淮南好人杨同林的带动下,多方动员队员和亲朋好友捐款捐物,协助潘集区红十字会接受捐赠工作,自购消毒液和口罩送到各个防控点,在隔离点清理卫生,在各个社区开展宣传、人员排查、出入管控、环境消杀等防控工作,一直奋战在防疫一线,是潘集区一支做的实叫得响影响广的志愿防疫力量。

捐款捐物抢在前

    1月27日,淮南市红十字会募捐倡议一发出,家境十分困难的杨同林第一时间在淮南市红十字志愿者群看到后,便和同为志愿者的爱人一同带头捐款,并立即组织队员捐款,还与其他微信群的朋友积极沟通,发动更多的人捐赠,杨同林不顾身体病痛下肢残疾和交通不便,两次带队到市红十字会捐款,后为了支持潘集区疫情防控,又动员大家再给潘集区红十字会捐款,先后动员捐款3万余元,队员王丹凤个人捐款5000元。

    潘集区红十字会人手极少,面对突如其来的艰巨任务十分艰难,首先想到的就是抽调志愿者帮忙。可当时交通、吃饭和个人防护用品都很困难,队员们大都住在郊区和农村,十分不便。任何保证没有,红会工作人员不得不顾虑重重。“我们都是红会人,有难必须上,关键时刻必须一起抵上!不要考虑别的,我们有的是办法!”队员们纷纷在志愿者微信群里报名参加。于是大家排好值班表,每天骑自行车、电瓶车、三轮车、步行,想方设法早早来到红十字会与工作人员一起并肩战斗,接待捐赠者、填表、收款、开票、开证书、统计表格、信息录入,搬运、发放捐赠物资。往往一忙一天,大家又饥肠辘辘赶回家。“大家忙得哪顾上别的,区红会也很困难,红会就一箱值班的方便面,我们不忍心吃。”细心的队长杨同林悄悄告诉队员们想办法自己解决一切问题。

    在当时防护物资十分缺乏的困境下,队员们通过各种渠道、调动各种关系,自筹资金购买到450只口罩和一些酒精、84消毒液等防护用品,除部分用于队内志愿者的个人防护以外,大部分送给各社区和卡点一线防控工作人员。

防控宣传跑在前

    起初疫情防控宣传十分重要,大家纷纷协助社区发传单、贴公告,手持喇叭喊,还想出各种接地气的土办法去宣传,志愿者、潘集好人杨同平就是其中的能人。他一家三口都是服务队的志愿者,全家齐上阵,但他发现效果还是有限,于是他琢磨出了门道,到处想办法买来两个喇叭,安装在自己的“拐的”车上,这样就改装成了实用的疫情防控宣传车,他驾着车在潘集区的大街小巷向居民宣传防疫知识和政策。

隔离点里冲上前

    2月9日,潘集区疫情防控集中隔离点正式投入使用,除了专业的医护人员外,隔离区的卫生也需要有人打扫,但在当时疫情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没人愿意去。杨同林爱人、也是他最忠实的支持者、同为骨干志愿者的李文菊得知情况,丢下几个月大的孩子逆行而上,主动去请战,承担了此项任务,每天两趟骑车来回奔波,只带着口罩和手套简单的防护,把隔离区打扫的干干净净。“那里有危险,你又不是人家派去的,家里孩子还小,你去那里干啥,你不怕传染吗?”有人这样担心地问。“人家医护人员都冲在前面不害怕,我怕啥。”大大咧咧的李文菊不以为然这样答。

    隔离点事忙完了,李文菊就赶回社区继续执勤。有时孩子丢不下,她就给孩子带上厚厚的口罩,抱着孩子一起执勤,感动了往来的居民。有时夫妻俩都去上岗服务,孩子只能丢给邻居照看。每日夫妻俩一早匆匆出去,晚上一身疲惫回到家,互相鼓励、加油。

社区管控守在前

    后来随着社区管控严格,防控任务十分繁重,社区和物业工作人员吃紧,急需人力支持。队员们又主动顶上了。大家利用各自分散在各个小区的优势,就近主动请缨上岗,各自为战,守护家园。杨同林双腿患股骨头坏死十余年,下肢不能持力,平时就十分痛苦、不能站着,可这时,病弱的他不知哪来的力量和毅力,在他所在的幸福家园小区出入口的执勤点,检查来往人员的出入证、检测体温、登记车辆信息,向居民宣传,已坚守了二十余天,至今未下岗,每天站得双腿疼痛难忍,但他咬牙坚持,不吭不响。同样右下肢截肢带着假肢的队员杨选文也在自己的小区坚持了20多天,患腿数次磨破,也不叫一声苦,继续坚守。住在刘龙社区的队员李方珍联系了同小区的其他志愿者,主动找到社区,包揽下小区的环境消毒工作,每天认真仔细地对小区内的角角落落进行消毒,保障社区环境安全。志愿者杨来福是个高二学生,爸爸在另一个社区值守,他就在自家小区站岗。同样在杨圩、李圩、杨集、朱庄、嘉荷名城小区、矿门口村……潘集区各社区几乎都有区红十字志愿服务队队员们忙碌坚守的身影。

 

    “疫情不消,我们不散,一起守好我们的家园。”这是队员们最朴实的心声。